中国新能源车在泰国市场形成降维打击 日系车霸主地位受挑战
据腾讯汽车《远光灯》栏目最新报道,由于日系车产品更新缓慢,其产品力已落后中国新能源车两代之多。这一差距使得中国车企在泰国这个"日系车后花园"实现了降维打击,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泰国作为东南亚汽车市场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80%以上的市场份额被日系车垄断。但随着泰国 *** 2021年推出"30·30"电动化转型计划(到2030年零排放车型占比达30%),以及2022年实施的"EV3.0"和"EV3.5"新能源补贴政策,中国车企开始大举进入泰国市场。
市场数据显示,在2025年3月的曼谷国际车展上,中国品牌汽车预订量首次突破50%,达到56%的惊人占比,而日系车企则下滑至38%。广汽泰国总经理王浩勇指出,日系车在产品力上已落后中国新能源车一至两代。当地经销商如Somchart Pongkapanakrai也纷纷转投新能源车销售,因为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能为用户节省约70%的使用成本。
如今在曼谷主要交通干线上,比亚迪、上汽MG、长安阿维塔等中国品牌广告随处可见。网约车平台Grab上也出现了广汽埃安等中国新能源车型。不过日系车凭借多年积累仍保有巨大存量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车企的智能化优势在泰国难以充分发挥,受限于当地基础设施,消费者更青睐车道保持、定速巡航等基础功能。此外,针对泰国畅销的皮卡市场,长城、比亚迪等品牌也已推出相应产品。
尽管中国新能源车在泰国高歌猛进,但哪吒汽车的暴雷事件给行业敲响警钟。售后问题、经销商追债等状况让人联想起当年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的教训。中国车企必须吸取历史经验,避免重蹈价格战、质量缩水的覆辙,才能真正在东南亚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