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程和线程的区别?什么时候用进程
进程说白了就是后台运行的软件,这些都是进程。

线程说的是cpu 比如i7 4核8线程
线程就像工厂的流水线,8线程就是8条流水线
核心就是工人数量。核心频率就是工人干活速度
cpu 的好坏都是从这些判断的,这样说能懂吧
进程与程序及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 *** 上的一次运行活动,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2.关系
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另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相对进程而言,线程是一个更加接近于执行体的概念,它可以与同进程中的其他线程共享数据,但拥有自己的栈空间,拥有独立的执行序列。
3.区别
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是不同的操作系统资源管理方式。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它进程产生影响,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执行路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程之间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所以多进程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健壮,但在进程切换时,耗费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一些。但对于一些要求同时进行并且又要共享某些变量的并发操作,只能用线程,不能用进程。
1) 简而言之,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
2) 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
3) 另外,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4)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与进程还是有区别的。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5) 从逻辑角度来看,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执行部分可以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并没有将多个线程看做多个独立的应用,来实现进程的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配。这就是进程和线程的重要区别。
4.优缺点
线程和进程在使用上各有优缺点:线程执行开销小,但不利于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而进程正相反。同时,线程适合于在 *** P机器上运行,而进程则可以跨机器迁移。
线程是进程的一个实体,是CPU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它是比进程更小的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线程自己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只拥有一点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一组寄存器和栈),但是它可与同属一个进程的其他的线程共享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2.关系
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另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相对进程而言,线程是一个更加接近于执行体的概念,它可以与同进程中的其他线程共享数据,但拥有自己的栈空间,拥有独立的执行序列。
3.区别
进程和线程的主要差别在于它们是不同的操作系统资源管理方式。进程有独立的地址空间,一个进程崩溃后,在保护模式下不会对其它进程产生影响,而线程只是一个进程中的不同执行路径。线程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但线程之间没有单独的地址空间,一个线程死掉就等于整个进程死掉,所以多进程的程序要比多线程的程序健壮,但在进程切换时,耗费资源较大,效率要差一些。但对于一些要求同时进行并且又要共享某些变量的并发操作,只能用线程,不能用进程。
1) 简而言之,一个程序至少有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
2) 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
3) 另外,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4) 线程在执行过程中与进程还是有区别的。每个独立的线程有一个程序运行的入口、顺序执行序列和程序的出口。但是线程不能够独立执行,必须依存在应用程序中,由应用程序提供多个线程执行控制。
5) 从逻辑角度来看,多线程的意义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执行部分可以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并没有将多个线程看做多个独立的应用,来实现进程的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配。这就是进程和线程的重要区别。
4.优缺点
线程和进程在使用上各有优缺点:线程执行开销小,但不利于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而进程正相反。同时,线程适合于在 *** P机器上运行,而进程则可以跨机器迁移。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linux内核进行线程切换需要多少时间
linux下线程分为用户级线程和内核级线程,在内核来看,线程和进程是一样的,本质上没有区别
内核提供的是创建进程的接口do_fork()。内核提供了两个系统调用clone()和fork(),最终都用不同的参数调用do_fork()核内API。当然,要想实现线程,没有核心对多进程(其实是轻量级进程)共享数据段的支持是不行的,因此,do_fork()提供了很多参数,包括CLONE_VM(共享内存空间)、CLONE_FS(共享文件系统信息)、 CLONE_FILES(共享文件描述符表)、CLONE_SIGHAND(共享信号句柄表)和CLONE_PID(共享进程ID,仅对核内进程,即0号进程有效)。当使用fork系统调用时,内核调用do_fork()不使用任何共享属性,进程拥有独立的运行环境,而使用 pthread_create()来创建线程时,则最终设置了所有这些属性来调用__clone(),而这些参数又全部传给核内的do_fork(),从而创建的“进程”拥有共享的运行环境,只有栈是独立的,由__clone()传入。
具体可以参考<<深入理解Linux内核>>第三版,讲的非常详细
内核提供的是创建进程的接口do_fork()。内核提供了两个系统调用clone()和fork(),最终都用不同的参数调用do_fork()核内API。当然,要想实现线程,没有核心对多进程(其实是轻量级进程)共享数据段的支持是不行的,因此,do_fork()提供了很多参数,包括CLONE_VM(共享内存空间)、CLONE_FS(共享文件系统信息)、 CLONE_FILES(共享文件描述符表)、CLONE_SIGHAND(共享信号句柄表)和CLONE_PID(共享进程ID,仅对核内进程,即0号进程有效)。当使用fork系统调用时,内核调用do_fork()不使用任何共享属性,进程拥有独立的运行环境,而使用 pthread_create()来创建线程时,则最终设置了所有这些属性来调用__clone(),而这些参数又全部传给核内的do_fork(),从而创建的“进程”拥有共享的运行环境,只有栈是独立的,由__clone()传入。
具体可以参考<<深入理解Linux内核>>第三版,讲的非常详细
【计算机系统】进程和线程(process and thread)
这里提到,「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的程序,都以进程的方式运行在更低的权限中」。事实上, 操作系统是以进程为单位去分配空间和执行的 。但是,进程和程序有什么不同呢?我们说
程序是一组指令的 *** ,它静态存储于诸如磁盘之类的存储器里;
当一个程序 *** 作系统执行时,它就会被载入内存空间,并在逻辑上产生一个独立的实例,这就是进程。
这就好像是说,程序是一道菜谱,其中的指令,就是指挥你开火加盐的步骤;进程则是烹饪的过程,操作系统按照指令一丝不苟地烹饪,得到的结果就是我们的菜肴。
随着 CPU 频率增长逐渐停滞,CPU 开始向多核的方向发展。为了让多个 CPU 核心同时为我们工作,并行地执行任务,就需要涉及线程的概念。线程的英文是 Thread,有时也称为轻量级进程 (Lightweight Process),它是操作系统进行任务调度的最小单元。线程存活于进程之中;同一个进程中的线程,共享一个虚拟内存空间,以及其中的资源;线程之间各自持有自己的线程 ID、当前指令的指针(PC)、寄存器 *** 以及栈。
通常来说,使用多线程(一个core假装自己是多个core)会带来一下一些优势:
将等待 I/O 操作的时间,调度到其他线程执行,提高 CPU 利用率;
将计算密集型的操作留给工作线程,预留线程保持与用户的交互;
在多 CPU/多核计算机下,有效吃干计算能力;
相比多进程的程序,更有效地进行数据共享(在同一个进程空间)。
关于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内核这两个概念,很多人尝试去区分与解释,但是发现很难得解释的完全(包括我自己,这里只是把我自己的理解整理出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查看了一些网上和CS系列书籍中的关于操作系统内核的概念解释,总结之后,我的理解是:
(1)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内核(这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内核程序是操作系统所包含的一组计算机程序中的一个子集,所以内核程序也是一组计算机程序,而这些内核程序是操作系统中最常使用基本模块,直接与硬件打交道,主要由用于管理存储器、文件、外设和系统资源的那些部分组成。
(2)内核程序一直占据内存中的一段内存,这样处理器可以随时调用这些内核程序;
(3)而操作系统除了内核程序外,还有包括其他一些基本组件,如文本编辑器、编译器、用来与用户进行交互的程序等
对于第(2)点,可以引入《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这本书中关于“虚拟存储器”(P12)解释的一幅图来说明,如下:
上图中,关于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的说明中,最上面的子区域“内核虚拟存储器”就是用来存储内核程序和数据的,这个地址空间是一个固定的结构,所以对于每一个应用程序(进程)来说,都具有同样结构的虚拟地址空间,这就可以保证每个进程都能调用操作系统内核程序来完成自己的功能。
下面再用一幅图说明操作系统内核是操作系统的一组子程
上图中,操作系统的内核包围硬件,同时,其外层是系统调用接口,这就是操作系统中除内核以外的其他组件。
下面整理两个网友关于操作系统与操作系统内核的解释,个人觉得解释的还是比较好的:
(1)内核,是操作系统的基础模块,用于管理系统资源。例如提供对软件层面的抽象(例如对进程、文件系统、同步、内存、 *** 协议等对象的操作和权限控制),和对硬件访问的抽象(例如磁盘,显示, *** 接口卡(NIC));操作系统,在内核的基础上有延伸,包括了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组件。
(2)内核,就是计算机学科意义上的操作系统,直接与硬件交互,提供CPU时间片管理、中断、内存管理、IO管理等等;一般意义上的操作系统包含的东西要更多一些,至少要有用户交互的基本程序,比如一个命令行界面和基本的指令(文件遍历、进程管理等等),或者图形界面的桌面和文件浏览器。
Standard C library handling of write(). The library provides a portion of the system-call interface for many versions of Unix and Linux.
程序是一组指令的 *** ,它静态存储于诸如磁盘之类的存储器里;
当一个程序 *** 作系统执行时,它就会被载入内存空间,并在逻辑上产生一个独立的实例,这就是进程。
这就好像是说,程序是一道菜谱,其中的指令,就是指挥你开火加盐的步骤;进程则是烹饪的过程,操作系统按照指令一丝不苟地烹饪,得到的结果就是我们的菜肴。
随着 CPU 频率增长逐渐停滞,CPU 开始向多核的方向发展。为了让多个 CPU 核心同时为我们工作,并行地执行任务,就需要涉及线程的概念。线程的英文是 Thread,有时也称为轻量级进程 (Lightweight Process),它是操作系统进行任务调度的最小单元。线程存活于进程之中;同一个进程中的线程,共享一个虚拟内存空间,以及其中的资源;线程之间各自持有自己的线程 ID、当前指令的指针(PC)、寄存器 *** 以及栈。
通常来说,使用多线程(一个core假装自己是多个core)会带来一下一些优势:
将等待 I/O 操作的时间,调度到其他线程执行,提高 CPU 利用率;
将计算密集型的操作留给工作线程,预留线程保持与用户的交互;
在多 CPU/多核计算机下,有效吃干计算能力;
相比多进程的程序,更有效地进行数据共享(在同一个进程空间)。
关于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内核这两个概念,很多人尝试去区分与解释,但是发现很难得解释的完全(包括我自己,这里只是把我自己的理解整理出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共同进步)。
查看了一些网上和CS系列书籍中的关于操作系统内核的概念解释,总结之后,我的理解是:
(1)操作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内核(这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内核程序是操作系统所包含的一组计算机程序中的一个子集,所以内核程序也是一组计算机程序,而这些内核程序是操作系统中最常使用基本模块,直接与硬件打交道,主要由用于管理存储器、文件、外设和系统资源的那些部分组成。
(2)内核程序一直占据内存中的一段内存,这样处理器可以随时调用这些内核程序;
(3)而操作系统除了内核程序外,还有包括其他一些基本组件,如文本编辑器、编译器、用来与用户进行交互的程序等
对于第(2)点,可以引入《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这本书中关于“虚拟存储器”(P12)解释的一幅图来说明,如下:
上图中,关于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的说明中,最上面的子区域“内核虚拟存储器”就是用来存储内核程序和数据的,这个地址空间是一个固定的结构,所以对于每一个应用程序(进程)来说,都具有同样结构的虚拟地址空间,这就可以保证每个进程都能调用操作系统内核程序来完成自己的功能。
下面再用一幅图说明操作系统内核是操作系统的一组子程
上图中,操作系统的内核包围硬件,同时,其外层是系统调用接口,这就是操作系统中除内核以外的其他组件。
下面整理两个网友关于操作系统与操作系统内核的解释,个人觉得解释的还是比较好的:
(1)内核,是操作系统的基础模块,用于管理系统资源。例如提供对软件层面的抽象(例如对进程、文件系统、同步、内存、 *** 协议等对象的操作和权限控制),和对硬件访问的抽象(例如磁盘,显示, *** 接口卡(NIC));操作系统,在内核的基础上有延伸,包括了提供基础服务的系统组件。
(2)内核,就是计算机学科意义上的操作系统,直接与硬件交互,提供CPU时间片管理、中断、内存管理、IO管理等等;一般意义上的操作系统包含的东西要更多一些,至少要有用户交互的基本程序,比如一个命令行界面和基本的指令(文件遍历、进程管理等等),或者图形界面的桌面和文件浏览器。
Standard C library handling of write(). The library provides a portion of the system-call interface for many versions of Unix and Linux.
一个类算是一个进程还是一个线程?
线程(有时被称为轻量级进程),是程序执行流的最小单元。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消另一个线程,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如果这个类可以实现小的功能,可以执行,那么应该可以算是一个进程。
如果是为了实现某个执行程序所有类中的一个,那么大多数的时候应该可以认为是一个线程。(比如Java的线程是通过java.lang.Thread类来实现的。)
(这个也可以了解一下
线程和进程的区别在于,子进程和父进程有不同的代码和数据空间,而多个线程则共享数据空间,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执行堆栈和程序计数器为其执行上下文.多线程主要是为了节约CPU时间,发挥利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线程的运行中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和CPU)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体,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消另一个线程,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执行。
如果这个类可以实现小的功能,可以执行,那么应该可以算是一个进程。
如果是为了实现某个执行程序所有类中的一个,那么大多数的时候应该可以认为是一个线程。(比如Java的线程是通过java.lang.Thread类来实现的。)
(这个也可以了解一下
线程和进程的区别在于,子进程和父进程有不同的代码和数据空间,而多个线程则共享数据空间,每个线程有自己的执行堆栈和程序计数器为其执行上下文.多线程主要是为了节约CPU时间,发挥利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线程的运行中需要使用计算机的内存资源和CPU)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部分来源于互联网,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果存在侵权,对不起,联系我们立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