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怎么贴左右怎么分 结婚对联怎么贴左右
在中国贴对联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统,一般是像过春节、结婚等。但贴对联可不是贴上就算数呢,贴法可是非常讲究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对联怎么贴左右怎么分?以及结婚对联怎么贴左右?
一、对联怎么贴左右怎么分
1、大门位置;一般是面对大门的右边是上联,左边是下联。
2、横批顺序;横批从左边往右边写的,上联的话就在左手边,横批是右往左边写,上联就贴在右手边。
3、字的声调;区分上下联就是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讲究平仄,比如上联是(仄),下联是(平)。
4、时间顺序;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对联如果是写季节,按照季节的先后顺序来贴左右,另外就是时间,比如年月日,很显然,年再月的前面,年就是上联。
5、语言顺序;举个例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那么一般就是福是上联,而寿的话就是下联了。
二、结婚对联怎么贴左右
横批贴在大门的中间位置,然后最难的就是区别左右了,最吉利的贴法就是面对大门的时候上联是贴的右边,下联就是贴在面对大门的时候的左边了。
要是不小心贴反了怎么办?想必不少人也有此疑问吧,其实贴反了也不可将其贴回原位哦,将错就错吧,贴对联主要就是为了增加气氛,贴反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的。反而重新贴还可能弄破对联呢。
总结:
以上就是对联怎么贴以及怎么分左右的 *** 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哦。
对联怎么贴左右怎么分贴对联的左右顺序和横批有关吗
对联怎么贴左右怎么分?
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读的。上下联不可贴反。这里根据脸背对着大门时的时候来说左右。
上下联之分: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为上联,仄声一般指三四声,比如“新年纳余庆”;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的是下联,一般为一二声,比如“佳节号长春”。
对联贴法:这要从古时候崇尚的方位说起。我们中国古代多以“左”为大位。所以对联的上联应当在“左”边。这里指的左边,是指背对门脸的时候,以对联自己的位置为标准。如果以看对联人的位置为标准,即面对门脸的时候,就是右边。这里以对联为方向暂称。
其实,过去人写东西,先右后左,也是这个意思。从书自己的方向来看,是从左到右的。反映了古代人的哲学和道德观念。所以根据面对大门方向来看,上联要在右边。
贴对联的左右顺序和横批有关吗?
贴对联的左右顺序和横批有关。
如果横批的朗读顺序是从右到左的,则上联需贴在面对大门的右侧,下联贴在左侧;反之,横批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念的,则上联应贴在面对大门的左侧,下联在右侧。
一句话概括就是,春联的上联要贴在横批起头那个字的一侧。现在有些春联只有上下联而没有横批,此时就应该严格遵守上联贴在面对大门的右侧,下联贴在左侧。
随着近现代文化的发展和习俗的演变,以及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从左到右书写的习惯逐渐成为主流。加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发展。如今,上联贴在面对大门的右侧或左侧,都是可以的。
大家看完上面的内容,应该知道对联怎么贴左右怎么分了吧,其实贴对联的左右顺序和横批有关,一般对联的上联需要贴在横批起头的那一边,如果购买的对联没有横批,那么上联应该贴在大门的右边,下联则贴在左边。关于春节贴对联的讲究还有很多,比如贴对联的更佳时间,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关注这里。
相关内容扩展阅读:
春节贴对联的来历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辞旧迎新,增添了喜庆气氛,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家门口贴上春联和福字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那么你知道春节贴对联的来历是什么吗?
贴对联的来历:
据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山海经里,记载着一个诡异的世界,在那个世界的中间有一座雄伟的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在这棵桃树的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天早晨金鸡就会长鸣,呼唤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回到鬼域。鬼域的大门就坐落在桃树的东北方向,门边还站着两个神人,这两个神人的名字,叫做神荼和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和郁垒就会立刻发现并捉住他们,用芒苇做的绳子将它捆起来,然后将他送去喂养老虎,所以天下的鬼都十分敬畏神荼和郁垒。从周朝开始,中国民间的人们就用桃木刻画神荼和郁垒的模样,将桃木悬挂在自家的门口,用来辟邪防害,去除厉鬼。

再到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正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到了后来,就被叫做桃符。这样的习俗延续了1000多年。到了五代时期,桃符上出现的联语代替了祥符大神的名字。在那时,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后来,是由后蜀之主孟昶亲自所做,他将“新年纳于庆、嘉节号长春”刻在了桃木板上,就这样,桃符由本来是驱魔除鬼的字牌,变成了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文体,这便是春联的开端了。
到了宋代,人们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在新年之际,悬挂春联便更加普遍了,王安石就曾经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反映了当时每到除夕之夜,家家户户贴春联的盛况。随着门神的出现,人们逐渐地把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转移给了门神,而用象征着喜庆吉祥的红纸来写对联。因此,春联就演化成了人们用来表达对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这些春联一来是有桃木镇邪的意思,二来又表达了自己美好的心愿,三则可以装饰门户变得美观。因此,春联的出现和桃符密切相关,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又将春联称为桃符。

从明朝开始,在民间开始流行对对子的习俗,对联的名字便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出现的,当年的朱元璋在当上皇帝之后,非常喜欢热闹的排场。所以便在民间推广贴桃符,他颁布御旨,在每年的除夕前,城里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
在那个时候呀,还发生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年,朱元璋挨家挨户的去查看春联,每当见到写的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有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生气,就询问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写呢!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以后,就继续巡视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的时候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一家主人很恭敬的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是高悬在中堂,还要每天焚香供奉呢。朱元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

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 *** ,颁布御旨才得以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后来文人就把写春联当成了书写文雅的乐事。因此,贴春联变成了一种热门的社会风气,一直流传到了今天。直到现在,我国差不多每一家每一户都还保留着贴春联的习俗。
贴春联的讲究:
1、贴春联的时间
按照各地习俗的不同,贴春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九,贴倒酉(意即贴春联)”一说。在民间还有一种神话的传说: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撕破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家家户户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等。贴春联更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把旧春联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运,有除旧布新的意思。
2、分清上下联
在张贴春联时,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联贴错位置。要区分上下联,关键在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普通话三声、四声)结尾,下联则是平声字(普通话一声、二声)结尾。
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3、福字不可随意贴
贴春联的同时,有的人家还喜欢贴“福”字,但贴“福”字不是都要倒着贴。
大门上的福字必须正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箱柜上的福字要倒贴。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特殊情况。如一年中家中有意外发生,希望转运的朋友可以将福字倒贴。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春节贴对联的来历了,春联真正的出现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于是大街小巷处处贴满了春联。如今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求教:如何区分对联左右边
1、按左右方位分。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2、按时序先后分。就是时间在前的为上联,时间在后的则为下联;或者说先办的事情为上首,后办的事情就为下首。比如“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小院栽花香四季,大门结彩乐全家”。
3、按语言习惯分。比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风吹杨柳千门绿,雨润杏桃万户红”。人们常说“福寿双全”、“风雨同舟”,从来没有“寿福双全”、“雨风同舟”的说法。

扩展资料:
贴春联禁忌:
1、忌不讲究的倒贴福字财字等
看到一些人家把福字、财字等倒贴,寓意福到财到,但其实有些地方是不能乱倒贴的,只能在特定地方倒贴。
古人认为,倒贴并不是“到”的意思,而是“倒光光”的意思。因此,古人只在水缸、酒缸等地方倒贴,这样预示福财“倒光”,而不是深藏在里面不出来。
因此在大门或公共场所,福字不能倒贴,否则会把福气倒光。门外贴‘倒福’会让一家有一种流年不顺的感觉,所以门福必须要正福。
另外倒福字不能多贴,一家通常只能贴一个就行,贴多了就是重蹈覆辙。
2、忌在错误时间贴春联
通常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之间贴更好。先撕掉旧对联再贴新的春联,撕春联是有时间规定的。
古代人认为,春联即为天上的神仙,当春联撕掉并烧毁之后,就会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报告民间的情况,希望天神能给民间的家庭带来好运。
如果撕早了烧掉,神仙也会上报,但还没到过年呀,玉皇大帝以为这家出问题了;如果撕晚了,天神就来不及祝福了。
因此撕掉春联更好是在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之间贴更好,这样神仙好向玉帝报告。撕掉之后,就可以贴新对联了。
对联的平仄是怎么分的?
一、对联分上下联 ***
平仄 *** 区分:看对联的最后一个字,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三声和四声(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一声和二声(平声),如下联:兴xīng一声是上联,旺wàng四声是上联。
二、对联左右贴 ***
按左右方位分:贴对联时应将上联贴在右边,下联贴在左边,左与右则以面对大门或壁柱来分。之所以这样张贴,是因为直行书写都是从右到左,所以念对联也是从右向左念。

扩展资料:
对对联的 *** :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