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箱散热 *** (机箱对散热的影响-)

AquArius 教程 70

关于机箱散热 ***

我说两句,对不对请海涵,
你的风扇的进风量和出风量相等的时候你的风扇的状态是更佳状态,但是大部分的风扇进风量和出风量是不同的。(仔细想想它在狂叫的声音你就会明白)
但是机箱里面的进风和排风尽量要保证让空气在机箱中滑动。而不是转动。
另外,热空气是在向上漂浮的,所以你尽量要将风扇安排在机箱靠上面的地方。
至于显卡的风扇可以用一个辅助散热的风扇在显卡和硬盘位之间垂直送风,这样会有一定的提升效果。
还有切忌风扇不要太多,太杂。这样你的机箱就不是电脑的机箱,是一个控制箱或者叫机柜。
本人建议用水冷,可以自己改造。(本人正在改造中,期待中,成本大概在80元左右)这样会降低声音,增加散热效果。
另外你在检查一下你的散热片和芯片的连接处是不是没有或者缺少硅脂。
适当的填补一些,增加导热效果。还有最后在墨迹一下就是你的测温软件
有时也不能过分相信你的测温软件。
用手实际感受一下.
希望有所帮助!

机箱对散热的影响?

电脑主机的机箱对整个电脑的散热肯定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尤其是你使用那种发热量比较高的服务器CPU或者高功耗的显卡,那么对机箱里面的风道要求,还有它的容量体积有很大的关系。

通常来说如果我们的主板是全尺寸的,那么建议大家使用容量大于10升的机箱.

相关内容扩展阅读:

我给机箱装2个风扇散热,可是接12V太吵了,接5V风又太小,想用黄线做正,红线做地,转成7V

不知道长时间这样会不会对电源有影响,朋友讲不应该这么接,2路电源都是单独的,哪位达人比较了解的,解释一下啊
d头就是电源上接ide硬盘的电源接口,一般风扇都是3针的如图一

按照以下顺序就可以得到你想要得电压,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做工不太好的风扇5v会出现不能启动的现象。
1:5v
把3针头的1、2两根线分别接d头的1、2两根线,风扇得到5v供电

2:7v
把3针头的1、2、4三根线分别接d头的1、2、4三根线,风扇得到7v供电,注意有人说这样接法对电源不好,可我用了快两年了没发现什么不好。各位自己取舍吧。

3:12v(貌似没人会这样接 )
把3针头的2、4两根线分别接d头的3、4两根线,风扇得到12v供电,不过你直接插到主板上也是12v,这接法只用在你主板3pin插座不够的时候。

取电 ***

图一

要退针的,退针 *** 大家看看吧!

D头退针

D头退针

轻轻一桶,一拉就退下来了,可能需要一点巧劲,多试几次就好了

一拉就退下来

*** IN退针

*** IN退针

*** IN就更简单了

用钳子紧固一下

把需要的2个线头粘起来,再用钳子紧固一下

普通电脑改水散热,有什么要求,要换机箱么

无任何要求 搞水冷。配件如下:
1、D5水泵+pom盖
2、4分管
3、r9 290全覆盖冷头(国产品牌)
4、CPU冷头(国产品牌)
5、海神水冷液3代
6、magicool 360纯铜水冷排 双排
7、光驱位水箱(带水温计)
8、水箱外置支架
9、猫头鹰pwm风扇3个
10、若干快拧和弯头。 普通尺寸的机箱。冷排肯定无法内置,所以只能选外置支架。 加水的时候,加部分,就开水泵更低档,让水能循环到其他部件,水箱水少了就继续加。

别让机箱憋气!PC整体散热解决指南

PC整体散热的关键—机箱风道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在夏天,坐在两头通风的巷子内会感觉特别凉快,这是因为巷子本身就构成了一个风道,冷却风流一边进,一边出,形成自然的空气流动带走身体的热量。
和外界空气对流的原理类似,当冷空气通过机箱内部时,它会带走机箱中发热元件上的热量,空气受热后密度降低,并上升到机箱顶部汇聚,再经过抽气风扇而排出机箱外,此时它的温度已经比环境空气温度有所升高,整个过程就形成了我们常说的冷却风道。
对PC机箱而言,其内部风道形成主要是由于风扇的转动抽出热空气,使机箱内产生负压,让箱外的冷空气由侧板或前面板的开孔进入机箱从而形成空气的交换。机箱内风扇的多少、风扇位置以及机箱开孔位置都会影响风道的强弱和散热效果。
可见,要实现良好的机箱内整体散热,我们就要尽量安排让冷却风流经过每一个发热元件以带走热量,最后再从抽气风扇排除机箱之外。但是,很多机箱往往由于设计或是人为的原因产生不合理风道,造成机箱内部散热性能低下而导致热量的累积。
图1 散热结构不合理的机箱内部

如图1所示,采用这种散热结构的机箱在玩家中十分普遍,整个机箱内部就靠电源风扇进行主动抽气形成风道。首先,在负压的作用下,冷空气从前面板的开孔处进入到机箱内部,跟随电源风扇形成的风道流经一些配件之后再排除机箱外。事实上,在这种散热结构设计中,显卡、CPU等发热大户产生的热空气并未直接融入主风道,而是通过主风道的边缘进入;同时,冷却风流根本不经过硬盘、光驱,由它们散热形成的热空气直接聚集在机箱顶部不易排除(部分可以通过主风道的边缘辅助排除)。同时,在这种风道设计下,显卡正面、PCI插槽、电源下方以及光存储、硬盘等位置都形成了散热死角,很容易堆积热量造成散热效果不理想,这是不太合理的。
假如将电源风扇转动90度,让其采取下吸的方式(绝大多数大风车电源采用的风扇安装位置),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风道,增强CPU散热,但是对于光驱、显卡、PCI插槽以及硬盘等散热死角仍没用太大意义。要提升整体的散热性能,必须从风道入手进行改变。
52硬件上讲:优化整体散热性能—风道改造
从前面的分析知道,一般机箱内部的散热死角在于硬盘、光驱位置以及显卡、PCI插槽等地方。因此,我们只要针对这些死角改变一下冷却风道,就能实现良好的整体散热效果。
图2 风道的改造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理想的情况下,PC机箱内部更好形成两个主风道—从右至左和从下至上。假如我们能打破传统机箱的设计,在机箱底部、前面板(硬盘位置)以及机箱顶部分别开一个散热窗口用于安装风扇,那么机箱内的散热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显然,这样改造之后,机箱内部的风道分成了两部分。首先,在从右到左的风道作用下,冷却风流经过硬盘之后,一部分向上,经顶部风扇排除,一部分向左,经机箱背部风扇排除;其次,在底部风扇的作用下,冷却风流经过PCI插槽、显卡、CPU最后经电源风扇和顶部风扇排除;而光驱的热量则可以直接通过顶部的风扇排除机箱外。显然,在这样的风道设计下,机箱内就几乎不存在散热死角,所有的热量都能及时地排除。如果你想追求静音效果,也可以不用顶部和底部的散热风扇,而改用网状散热孔,同样能达到不错的效果。